欢迎进入润看网! 注册 登录 退出

铃薯晚疫病防治方法(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)

时间:2024-01-20 09:08:53 来源:润看网-生活资讯网 作者:小编点击:

image.png

晚疫病是影响马铃薯安全生产的恶性病害,一旦暴发流行,产量损失严重。近期有网友咨询:马铃薯晚疫病症状特点是怎么样?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原因是什么?哪些措施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发生?马铃薯晚疫病用什么药治疗效果好?什么药能治马铃薯晚疫病?

一、马铃薯晚疫病症状及危害  

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,主要危害叶、叶柄、茎及块茎上。  

1、叶片受害症状:发生于叶尖和叶缘,开始为~水渍状斑点;天气潮湿时很快扩大,病斑与健康部位交界处有白色稀疏的霉轮,叶背更为明显。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或叶柄,使叶片萎蔫下垂,最后整个植株变为焦黑,呈湿腐状。天气干燥时,病斑干枯成褐色,不产生霉轮。  

2、薯块受害症状:发病时形成淡褐色或紫色不规则病斑,稍微下陷,病斑下面的薯肉呈深度不同的褐色坏死部分。病薯很容易为其他病菌侵染而发生并发症,常常由于细菌感染而形成软腐病。  

3、茎部受害症状:很少直接被病菌侵染,但病斑可顺叶柄扩展至茎部,在皮层上形成长短不一的褐色条斑,潮湿条件下病斑也可发生白色霉层。

image.png

二、马铃薯晚疫病传播途径  

1、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以菌丝体在马铃薯块茎中越冬,带菌种薯为主要的初侵染来源。  

2、病薯播种后产生的病菌,能借土壤水分扩散,还可在病薯与健薯上繁殖。在病薯、病芽上和土壤内的病菌可通过起垄、耕地等农业作业传至地表,被雨水溅到植株下部叶片上,侵染底叶引起数量较多的中心病株。其后中心病株的气生孢子囊在病株附近植株的下部叶片进行再侵染,多从气孔侵入,逐渐形成显著的发病中心。田间病株上的孢子囊落到地面,可随雨水或灌溉水进入土中,萌发芽管从伤口、皮孔或芽眼侵入为害块茎。

image.png

三、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原因  

1、日暖夜凉高湿的气候条件是发生晚疫病的诱因。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%~90%时,温度为10~13℃,病菌开始侵入寄主体内后,蔓延最快,潜育期最短的温度是20~30℃。多雨年份,空气潮湿,或温暖多雾条件下发病重。  

2、在适宜的气候条件,晚疫病是否流行,还取决于品种类型。早熟品种不抗病,晚熟品种较抗病。

image.png

四、马铃薯晚疫病预防措施  

1、选种抗病品种,如抗疫1号、胜利1号、反帝2号、渭会2号、渭会4号和渭薯2号等。切块用草木灰拌种后立即播种。  

2、在低洼集水的地块,一定要注意开沟排水,以降低田间湿度,抑制病害发展;结合中耕培土,阻止病菌渗入块茎,降低薯块发病率。  

3、发现病株及时挖除,特别是留种田更要细心挖除,减少菌源。  

五、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  

晚疫病流行性较强,在防治策略上要立于早防治,出现发病条件,则要提前喷药预防,药剂选用40%霜疫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,或58%甲霜灵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~600倍液,或64%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或60%琥·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或69%安克·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。隔7~10天喷1次,连续2~3次。  

2021年11月20日添加:能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有:代森锰锌、丙森锌、百菌清、氟啶胺、甲霜灵、精甲霜灵、噁霜灵、氟吗啉、烯酰吗啉、双炔酰菌胺、缬霉威、霜霉威、霜脲氰、三乙磷酸铝、氰霜唑、噁唑菌酮,甲氧基丙烯酸酯类,如嘧菌酯、醚菌酯、吡唑醚菌酯、啶氧菌酯、肟菌酯;建议在前期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双炔酰菌胺和代森锰锌,中后期交替喷施长持效期、内吸性治疗剂和保护剂,如氟吡菌胺·霜霉威和双炔酰菌胺。中心病株出现前7~10 d喷施第一次药剂,用双炔酰菌胺或代森锰锌。

版权声明:本站文章均来自作者提供,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

本文链接地址:https://www.runkanwang.com/shuchai/5511.html

推荐文章
蔬菜文章
相关文章

苏ICP备17054083号Xml网站地图 投诉建议qq:19775006

Copyright © 2012-2024 润看网 版权所有

声明: 本站文章均来自作者提供,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